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精神,聚焦幼儿园游戏活动对儿童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根据江宁区机关幼教片研修活动计划要求,扎实开展幼儿游戏研究,提升教师游戏创设、观察与指导能力,特开本次游戏观摩教研活动。基于幼儿园省级规划课题《“生活教育”理念下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关注生活,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兴趣和需要,师幼共创丰富的角色游戏,聚焦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关注过程的观察与评价,为幼儿提供持续性支持。我园在2023年6月20日上午迎来了第二次片区开放,并展开以“聚焦角色游戏,师幼共同成长”的活动主题。
为了进一步指导教师合理运用适恰的游戏观察、分析和引导策略,在科学、准确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有效助推儿童在游戏中获得高质量的学习与发展。我园龚园长也给我们带来了微型讲座《学会看见 用心发现——聚焦游戏中的观察与记录》。在讲座中龚园长也介绍了一些游戏案例分享,向老师们传达了教师在观察时要学会放手,做到胆大心细。观察并不止用眼睛,要学会用耳朵以及我们身体的全部感官去观察,以便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幼儿以及分析幼儿的发展。
下面是来自我园教师刘月娥老师带来的案例分享《快乐甜品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既是孩子学习的基本特点,也是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角色游戏是幼儿园中最常见的一种游戏活动。刘老师通过和孩子们的聊天得知,大家都爱吃甜品,这让他们萌发了“在班级里开一个甜品屋”的愿望:把甜品屋“搬”到教室里。于是,我园刘月娥老师决定满足他们的愿望,围绕“甜品屋”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然后进行我园的游戏现场观摩,分别为小、中、大各年龄段。各班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遵循各自的兴趣意愿,利用真实的或替代的玩具材料,采用语言、动作、神情等一系列的手段,通过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中的情景。随着各年龄段幼儿生理和心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生活体验及知识积累等方面也在不断增长,因此,他们所呈现的角色游戏水平也在不断发展。
在游戏现场观摩结束后进行了专题研讨活动,通过关注幼儿的游戏过程,有效观察,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的方法;了解幼儿角色游戏的特征,明确不同年龄段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同时如何选择科学、适宜的支持策略,为幼儿的角色游戏提供持续性支持,并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怎样玩的以及教师如何支持儿童游戏等共性问题进行学习,并由各位教师利用海报的方式画出讨论内容的思维导图,最后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
角色游戏在我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小朋友们的进步也是肉眼可见,但游戏不只是小朋友们去玩,也和老师息息相关。在游戏中,教师们是怎样去倾听孩子的声音是很重要的,今天我园教研室主任钱广娟老师跟大家分享微型讲座《游戏视角 支持儿童 角色游戏中的教师倾听与支持》。从倾听儿童的需要,关注幼儿想玩的地方,空间的支持;想玩的东西,材料的支持;什么时候玩,自由度的支持;和谁一起玩,师幼的互动性;评价中的支持等等与儿童对话,倾听儿童的声音,理解儿童的心灵,支持儿童的发展。
以及我园江园长带来的经验分享《自然材料在幼儿创美游戏中的实践研究》,自然材料是自然界随时可觅的一切,包括随处可见的沙石、泥巴、水、草茎、树叶、植物的种子等,这些形态万千、各具特色又先天存在的自然材料,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孩子,让孩子们徜徉在自然中流连忘返。幼儿天生有与大自然亲近的本能,大自然也是幼儿最好的老师。
在本次教研活动的最后,我园也邀请了江宁区麒麟丹霞路、泰盈路幼儿园葛丽园长和江宁区麒麟天麒路幼儿园汤骅骅园长两位园长分别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成长平台,更是激励教师们不断探索和优化角色游戏的推进路径,将幼儿的游戏水平推向深度发展。教无涯、研无止,我们将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探索幼儿的“真游戏”,让游戏回归幼儿,让幼儿体验快乐,让快乐滋养童年!
2023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