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世界平均每天新增加垃圾490万吨,高出其可再生资源的近6倍。这些垃圾一方面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水、空气,影响环境卫生;另一方面本身又含多种有用物质,是一种资源,如果将这些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将是人类一笔可观的财富。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研究在节约资源方面意义重大。同时,在“全面构建绿色生态和谐校园”精神的指导下,在盱眙县教育局、团县委组织的“节能减排、收旧利废”活动的号召下,我们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全体师生知道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对垃圾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随意扔垃圾,将会造成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毁灭性破坏。
2.通过各种活动,使师生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逐步形成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
3.推动净化、美化、绿化校园环境活动,培养师生爱护环境、欣赏自然的情操,及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
二、内容要点
1.宣传和准备:
(1)发出倡议,向全园师生发出垃圾分类倡议书,提倡人人参与;
(2)制定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3)开展教职工专项培训活动,掌握必备的垃圾分类知识,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与措施;
(4)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中,渗透“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的宣传,指导幼儿理解:环保是一项全球性的公益活动,垃圾可以分类,资源可以回收利用。
(5)指导幼儿通过网络,开展“垃圾分类在各国”资料、图片收集活动,了解世界各国有关垃圾分类的情况。
(6)分班级制作垃圾分类宣传展板,电子屏开展宣传语活动。
(7)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两级家委会、社团,积极推广垃圾分类。
2.组织与参与:
(1)更换与更新全园垃圾桶种类与数量,每个班均投放分类垃圾桶,希望师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有意识、最终达到“无意识”地进行“垃圾分类”。
(2)定期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一起走活动。
(3)开展垃圾分类各项评比与竞赛活动,提升垃圾分类全员参与的热情;
(4)在每学期结束时,评选“环保小标兵”“环保优秀班级”。同时,鼓励师生回家向家人做宣传,在家中尝试进行“垃圾分类”活动。
三、具体工作安排时序表
月份 | 序号 | 时 间 | 内 容 | 形 式 | 负责人 |
10月 | 1 | 10月15日 | 参加区垃圾分类会议 | 会议 | 张慧玉 |
2 | 10月19日 | 召开管理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 | 会议 | 张慧玉 | |
3 | 10月19日 | 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小手大手齐动手、垃圾分类记心头 | 电子大屏宣传 | 车晓甜 | |
4 | 10月20日 | 工作小组会议 | 会议 | 张慧玉 | |
5 | 10月21日 |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 | 微信公众号 | 车晓甜 | |
6 | 10月21-23日 | 拟定工作方案 | 撰稿 | 张慧玉 | |
7 | 10月23日 | 制作宣传展板 | 展板 | 环创组 | |
8 | 10月26-29日 | 拟定各项管理制度 | 撰稿 | 张慧玉 | |
9 | 10月27日 | 拟定各项检查表 | 撰稿 | 张慧玉 | |
10 | 10月28日 | 追随新时尚,我们在行动 | 专题讲座 | 刘月娥 | |
11 | 10月27-29日 | 规划容器放置点,采购并更新分类垃圾桶 | 采购 | 张慧玉 | |
12 | 10月29日 | 致教职工、家长一封信 | 信件宣传 | 张慧玉 | |
13 | 10月30日 | 校园网上传所有宣传资料 | 网站宣传 | 车晓甜 | |
14 | 10月30日 | 上报“方案、制度、活动报导” | 上报 | 张慧玉 | |
11月 | 1 | 11月2日 |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 国旗下讲话 | 陈胜男 |
2 | 11月2—6日 | 班级主题教学活动 | 教学活动 | 年级组长 | |
3 | 11月9—13日 | 主题游戏创设 | 游戏活动 | 班主任 | |
4 | 11月16-20日 | 小手拉大手——社区活动 | 社区宣传 | 龚士欣 | |
5 | 11月23-24日 | 垃圾分类知识竞赛 | 教师游戏竞赛 | 张慧玉 | |
12月 | 1 | 12月1—11日 | 我是垃圾分类小能手 | 幼儿竞赛活动 | 张慧玉 |
2 | 12月14-25日 | 垃圾分类立体海报制作 | 展示活动 | 张雅婷 | |
1月 | 1 | 1月4-8日 | 小手拉大手——变废为宝 | 亲子手工 | 刘月娥 |
2 | 1月11-15日 | 小手拉大手——家庭知识竞赛 | 亲子竞赛 | 张雅婷 | |
3 | 1月18-23日 | 检查、考核 | 考核 | 张慧玉 |
五、下一步设想:
1.坚持不懈地在本校全面开展垃圾的分类收集。
2.将“垃圾分类”的理念更进一步地延伸到校外、社区,在家中、社区继续进行“垃圾分类”的活动;不断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垃圾分类”是一种观念,正是在这一念之间可以变废为宝。